如何看懂AEC与云计算的微妙关系?
一、去年云计算市场:业绩低谷和未能跟上AI浪潮
说到去年,AEC的市场可谓经历了“寒冬”。传统云厂商的需求大幅下滑,大家纷纷砍单,特别是那些之前依赖AEC来支持传统云计算的项目。与此同时,AI的爆发好像“晚到一拍”,它的增量并没有完全引爆AEC市场。为什么?因为像NV这种大佬,直接选择用ACC来取代AEC,根本没给AEC市场带来什么“大红包”。更“尴尬”的是,NV把算力和互联打包一起卖给下游,直接绕开了AEC。
二、今年的“新机会”:自研芯片的崛起
但是今年,风水轮流转。云厂商们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再“依赖别人”,于是纷纷开始着手自研芯片,尤其是ASIC(应用专用集成电路)。而这波自研的核心目标,就是为了打破NV等大厂的GPU垄断,AWS和谷歌的芯片需求激增,这将直接带动AEC市场的复苏。虽然最近大摩对ASIC有点“冷嘲热讽”,但实际上,云厂商对芯片的需求依然实打实地存在。毕竟,想通过自己做芯片打破垄断,单纯为了省钱可没这么简单,更多的是要抢占技术和市场先机。
三、NV的选择:ACC与AEC的微妙关系
那么NV为啥选择ACC而不是AEC呢?简单来说,ACC的时延低,而且更适合在机柜之间进行高速互联。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最近,先科电子的ACC业绩指引一下子低于预期,这也意味着,可能会有一些从ACC转向AEC的趋势。毕竟,AEC已经开始逐步替代机柜外的ACC,未来可能也会渗透进机柜内部。
四、从技术角度来看:AEC的不可避免
其实,核心问题还是回到AEC本身。虽然很多人觉得ASIC和AEC是“绝配”,但实际上,AEC的应用并不局限于此。随着推理和训练对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铜缆的传输距离天然就是个瓶颈,简直成了物理定律无法跨越的障碍。所以,AEC逐渐成为柜内线路升级的必然趋势。大家可能还记得,72张卡连接到顶部交换机的距离,已经远超了DAC的极限,这时候,AEC的作用就尤为凸显。
五、国内厂商的优势:自主互联带来的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厂商在这一波中有独特的优势。即便是不用NV的卡,国内厂商也开始自建互联方案,这为AEC需求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例如,ZJ公司在购买NV卡时,便与兆龙合作,共同推进互联技术。而寒武纪的卡则与博创的产品配合,推动着更多国内AEC市场的需求。所以,未来国内AEC的需求将会不小,尤其是在算力、AI以及自研芯片领域,可能会有新的突破。
总结:AEC是算力市场的一股强大潮流
从全局来看,AEC并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未来算力产业的一大趋势。无论是云厂商的自研芯片,还是国内厂商的技术创新,都为AEC市场的潜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果你在寻找未来的投资机会,别忘了关注AEC这一方向,毕竟它才刚刚起步,未来大有可为!
——以上内容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讨论交流,不作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