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其他股票论坛上看到有股票分析人员分享文章:《什么是价值投资?》。其文章核心要点如下:
一、什么是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是一种以合理价格购买具有潜力增值空间的股票,并通过长期持有来获取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的策略。
二、五个步骤的核心内容:
1、学习投资大师的思想: 了解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方法。
2、掌握财务知识: 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财报的阅读和解读。
3、深入研究企业及行业: 阅读财报、招股说明书,理解产品、技术、上下游关系等。
4、企业价值评估: 学习并运用现金流折现模型,理解企业的价值并应用其他评估方法。
5、情绪管理: 在市场波动中保持冷静,坚守投资原则。
三、该股友文章结论: 价值投资不仅仅是长期持股,而是基于对企业的深入分析和评估。如果未进行这些分析和研究,单纯的长期持股不能算作真正的价值投资;如果进行了这些步骤仍然亏损,可能只是运气不好。
然而,作为理性的股票投资者,笔者想提出不同的观点。以下是笔者从批判性思考和结构性思考两个方面分别提出的见解:
批判性思考评论:
1、一开始提到的“隔壁档主被价值投资害惨了,亏了十多万”,这类案例没有详细的数据或背景说明,给人的印象是单纯将亏损归因于某个投资策略,而忽视了亏损背后的多重因素,如操作不当、市场波动、情绪管理等。这种片面化的结论容易误导读者,认为某个投资策略固然重要,但并非唯一决定成败的因素。
2、作者的第二段提到,“价值投资的核心在于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具有潜在增值空间的股票,并通过长期持有来获取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这一表述虽然简洁,但有些空泛。什么是“合理的价格”?什么是“潜在增值空间”?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没有明确界定,使得文章的定义缺乏实际操作性。一个投资者如果不理解这两个核心概念,很可能会陷入“价值陷阱”,即购买被高估的股票。
3、作者将价值投资的“第一步”归结为了解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并建议读者要阅读他们的书籍。这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建议,但有些理想化。现实中,很多投资者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或专业背景去深入理解这些复杂的投资理念,而市场上却充斥着快速致富的诱惑。这种建议虽然理论上成立,但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付诸实践。
4、文章提到的“财务知识”和“会计语言”的学习,确实是价值投资的基础,但作者忽略了现代投资者如何通过工具和数据平台获取这些信息的便捷性,传统的财务报表阅读和解读方式,可能会让普通投资者感到非常困难,尤其对于不具备会计背景的投资者来说。
5、对于价值评估和现金流折现的讨论,虽然技术性强且是价值投资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过度强调这些专业技能容易让读者产生畏难情绪。作者未能提供切实可行的入门步骤,反而让这个概念变得过于复杂,失去了其应有的普遍性和吸引力。
结构性思考评论:
1、从结构上来看,文章首先用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出主题,但缺乏清晰的层次感和重点。在接下来的段落中,虽然列出了价值投资的五个步骤,但这些步骤的衔接和过渡显得略微散乱。例如,第一步提到了解投资大师的理论,而后几步则逐步深入到具体的财务分析、评估方法等内容,作者没有明确说明这些步骤背后的逻辑关系,导致文章的整体结构显得稍微割裂。
2、对于“价值投资的第一步”到“第五步”的表述,每一步都提供了一些较为宏观的指导,然而对于每一步具体操作的细节并未展开。例如,“学习并做过现流折现的模型”这一提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极大的门槛,如何做到这一点?是否有入门教程或实践途径?这些问题没有被详细讨论,使得文章尽管列出了五个步骤,却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性,且难以为投资者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3、文章最后的总结语“如果都做到了还是亏损,只能怪运气了。”这句话虽然体现了价值投资的长期性和不可控性,但过于简化了复杂的投资过程。价值投资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执行,它还涉及个人的市场敏感性、对行业趋势的判断、资金的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将所有的亏损归因于“运气”忽略了这些实际操作中的关键要素。
4、整体来看,文章的结构较为松散,缺乏清晰的逻辑线索。从“价值投资是什么”开始,到五个步骤,再到“如果亏损怪运气”的结论,步骤之间的过渡显得不够自然。更理想的结构应该是在每一步的具体操作中加入更多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总结:从批判性思考角度看,文章在定义和具体操作细节上存在较大空白,易导致读者误解或产生操作上的困惑;从结构性思考角度看,文章的五个步骤虽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缺乏操作指导和具体细节,整体结构显得松散,需要更清晰的层次和逻辑衔接。
①、如何识破“价值投资”中的常见误区?
②、价值投资真的能保证盈利吗?五个步骤大揭秘!
③、价值投资亏损不止是“运气差”?揭开真相!
④、从亏损到盈利:价值投资的真相与技巧
⑤、你的投资策略真的理解价值投资了吗?
最后,笔者想说:讨论股票投资方面的话题,还是来暴富巴巴股票论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