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仓银行股,开启股息新旅程!
一、告别银行股——五年半的故事,50万的收益
1、昨晚我终于决定清仓最后的2万股工商银行,和银行股说再见。时间回到2019年8月9日,第一次建仓银行股,直到今天,五年半的持股生涯终于落幕。总共赚了50万,算是丰收吧!
2、这一路走来,买入后我几乎没有动过手,安安静静地拿着股息,年年复投,做个不爱折腾的长线投资者。每次看到市场上那些折腾来折腾去的股民,我不禁觉得,他们是来股市娱乐的,还是为了赚钱?
二、卖出银行股——发现更好的投资机会
1、这次卖出银行股,虽然看起来突如其来,但其实我早在2024年下半年就开始酝酿了。对于我来说,每次调整仓位就像打游戏一样,得经过几个晚上的纠结才做决定。
2、为什么要卖出呢?虽然银行股市盈率、市净率都还算不错,但它们已经涨得差不多了,性价比不如以前了。而且,比亚迪那些股息差不多的港股股票,比银行股更具吸引力。
三、港股——流动性差,也没关系!
1、有人可能会觉得,咱们投资者怎么那么另类,怎么偏爱流动性差的市场?
2、其实,我们买股票不是为了“炒”,而是为了“收息”。流动性差的市场里,股价普遍被低估,买得越多,未来收得越多。大家的目标不同,当然看市场的眼光也不一样!
3、我这股息收取型的投资者,从来不急于买卖,不图短期差价,反而能更好地耐住性子,等着股息发放,顺便复投。
四、卖出银行股后——再战新能源和中石化!
1、清仓后,我把资金转投了中广核新能源(39万股)和港股中石化(2万股),顺便还把中国飞鹤凑到了10万股。
2、这波操作之后,我决定把“动静”放一放,开始悠闲的打打新股,继续享受股息复投的日子。
3、有人问我,怎么一直满仓?哈哈,我这叫“持股收息,满仓轮动”,只要有性价比高的股票,我就不会空仓,宁愿满仓下跌,也不轻易放弃股息!
五、投资哲学——实物>信用
1、我这投资流派有句老话:“持股收息,满仓轮动”,就是找到性价比高的就调仓,但绝不轻易空仓。
2、股市上的股票,本质上是企业的净资产、现金流、生产能力,不是单纯的数字。而纸币只是“信用货币”,没有实际价值。所以,除非找不到股息4%以上的股票,我才不会考虑空仓。
六、结语——看得更远,走得更稳
1、每一笔投资,不是为了眼前的小利润,而是为未来的收获。就像这次从银行股到新能源和港股的转移,耐心等待,收息复投,走得更稳。
2、投资市场不动声色,但只要方法得当,股息就像是长线游戏的赢家奖,等着你稳稳地收获。
——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