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其他股票论坛上看到有股友分享了一篇文章:《今年的A股投资正式结束了》,其文章核心要点和结论归纳如下:
今年的A股投资正式结束了,整体来讲还算不错,一切按照计划正常推进中,虽然中间有一些蛤蟆趴在脚上导致上了50之后的路走的不那么顺畅,但在绝对的资金实力面前这些都是小插曲。
今天的算力之争其实过段日子回头看,你也会觉得好笑,在小日子加息这个节点,借着ds猛吹做空,我已经习惯了可能各位并不习惯,不想再做任何解释分析辟谣,懂的人不用解释也能懂,对不懂的宛平南路600号vip客户说多少遍还是白费劲,我们必须承认绝大部分投资者就是韭菜,那韭菜的脑回路和认知水平决定他们只有被消灭这一条路,救不活的。
前些年的投资很省心,基本上是买入之后就不会怎么去关注,但来了A股尤其是来了雪球,这几个月对心力消耗很大,这还是在主业比较清闲的情况下。
随着今年50系和b系的量产出货,业务上明显忙了很多,客户今年的需求明显比去年更加旺盛,也可以说是供应不足,所以来年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做到以下几点:不争辩直接拉黑、在a股远离除柯基以外的一切股票、降低分享频率、完善每日的买入计划。
今儿晚上又是一场恶战,动用小金库准备抄底,笑哭。
提前祝各位新年快乐,我们2月4日见。
一、文章核心要点总结
1、A股投资回顾与总结
文章开头提到,尽管今年A股整体表现不错,并按计划推进,但投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波折。尤其是在股市上涨后,部分投资者遇到了一些不顺,作者认为这些都是“小插曲”,在大资金的支持下,这些问题不值得过度关注。
2、关于股市的认知与投资者行为
文章进一步讨论了股市中的认知差异,认为大部分投资者,尤其是“韭菜”,由于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局限,最终可能会被“消灭”,即亏损或失败。文章暗示,这部分投资者无法理解市场本质,因此无论如何解释和辩论都是徒劳的。
3、A股市场环境与个人投资策略的调整
随着A股市场逐渐成为雪球等平台的一部分,作者认为这种环境给自己带来了较大的心力消耗。与过去简单的买入持有策略不同,A股市场让投资者不得不面对更多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因此,作者决定在未来减少分享频率、避免与人争辩、只投资柯基相关的股票,并制定了更加具体的买入计划。
4、未来展望与个人投资目标
最后,作者提到,随着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增加,自己将在明年投入更多精力,并计划进行一些新的投资操作,例如使用“小金库”进行抄底。作者最后祝福读者新年快乐,表示自己将在2月4日再见。
从股票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今年的A股投资正式结束了》这篇文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分析得头头是道。
然而,笔者有话要说!
有几个值得深入思考的地方,笔者从批判性思维和结构性思维两个角度对这篇文章做出如下评论:
二、批判性思维与结构性思维评论
1、对投资者行为的过度简化
文章对“韭菜”的看法过于悲观和片面,认为大多数投资者的认知水平低,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虽然很多散户投资者确实缺乏系统的投资知识,但也不能简单地将所有投资者归类为“韭菜”。在市场上,也有不少散户通过学习与实践逐步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逐渐摆脱亏损的命运。过度贬低投资者的能力,会让人忽视市场教育和提升认知的重要性。
2、市场心态的偏激表现
作者提到“在A股远离除柯基以外的一切股票”,这种极端的投资策略值得商榷。虽然有些人可能会选择专注于特定行业或个股,但这种过于局限的做法忽略了市场多样性和投资组合的重要性。无论市场如何波动,过度集中在单一股票上并非稳健的投资策略。投资者应根据市场的多元化特点,适当分散投资,以规避单一股票的风险。
3、过于依赖“大资金”和“心力消耗”
文章提到,尽管有些短期的不顺利,作者仍然强调“大资金”的优势,认为在资金面前,这些问题都是“小插曲”。这种观点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忽视了市场的长期波动性和个人投资者的独立性。大资金固然能提供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但投资者如果仅依赖资金而忽视市场的深层规律和理性决策,最终可能还是会面临市场波动的风险。
4、“抄底”策略的危险性
文章最后提到动用“小金库”进行“抄底”操作,这种做法反映了作者对市场的高风险接受度。然而,“抄底”策略存在极大不确定性和风险,特别是在没有充分了解市场趋势的情况下。很多投资者因为冲动和情绪化的决策而在不适当的时机进行“抄底”,结果往往是亏损。建议投资者要理性分析市场状况,避免情绪化投资。
5、对股市环境的过于乐观
尽管文章指出A股整体“算是不错”,并且作者看好未来的市场表现,但在提到明年市场的展望时,缺乏对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充分评估。股市的变化不仅仅受资金影响,也受到政策、国际环境、行业景气度等因素的影响。乐观的市场展望应该建立在更全面的分析基础上,而非仅仅依赖于目前的资金流动和客户需求。
三、总结
这篇文章从投资者的个人视角出发,总结了A股投资的收获与思考,并提出了未来的投资计划。文章中对于“韭菜”现象的描述、市场心态的讨论以及投资策略的调整,都体现了作者个人的经验和观点。但从批判性思维来看,文章过于片面化地看待投资者行为,过度依赖大资金的优势,且在某些投资策略上如“抄底”提出了潜在风险。投资者应更多地注重理性决策、市场风险的评估以及适度分散投资,而非仅仅依赖短期的市场波动或特定个股的表现。
①、A股投资中的“韭菜”现象:如何避免成为其中一员?
②、2025年A股投资策略:如何在波动中保持稳定收益?
③、从“抄底”到分散投资:聪明投资者的必备心态与技巧
④、看透A股市场:如何理性应对“大资金”与“小插曲”?
⑤、避免投资误区:A股投资者如何规避情绪化决策?
最后,笔者想说:讨论股票投资方面的话题,还是来暴富巴巴股票论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