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其他股票论坛上看到有股友分享了一篇文章:《为何年龄越大越喜欢蓝筹股?》,其文章核心要点和结论如下:
一、两种选股思路的特点
1、成长股:主要关注公司的成长性或预期,具有高收益、高风险和高波动的特点。投资成功的案例较少,失败的概率较高,但一旦成功,收益可能非常可观。
2、蓝筹股:关注公司的经营稳定性、分红能力和估值,通常具有收益稳定、风险较低、波动小的特点。虽然成长性较弱,但通常是行业巨头,波动较小,适合长期投资。
二、年龄与投资策略的关系
1、年轻股民:通常资金较少,更倾向于选择成长股或题材股,希望通过高波动性获得较大的回报。同时,资金较少时,亏损的绝对金额也较小,风险容忍度更高。
2、年长股民:随着资金量的增加,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波动小、收益平稳的蓝筹股。因为资金量大了后,收益的绝对金额显著增加,同时大幅下跌带来的亏损更为严重,投资者更注重风险控制。
三、生活阅历与投资经验的影响
年长股民通常经历了更多的股市波动,对成长股的成功率持怀疑态度。随着年龄增长,认知敏感度下降,年轻时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意愿减弱,更倾向于稳妥的蓝筹股投资。
四、财务状况的影响
年长股民的财务状况通常较为稳定,但也面临中年危机的潜在风险。蓝筹股的稳定分红能够缓解风险,而年轻股民收入处于上升期,具备更多时间进行试错,因此更愿意投资成长股。
该股友的结论:无论是成长股还是蓝筹股,都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是否适合的问题。投资策略随着年龄、资金量、生活阅历和财务状况的变化而调整。成长股适合年轻时追求高回报,而蓝筹股则更适合年龄较大、追求稳定和风险控制的投资者。
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从股票投资的视角来看,笔者对《为何年龄越大越喜欢蓝筹股?》这篇文章提出几个批判性看法:
一、论点的片面性和缺乏数据支持
1、文章对成长股和蓝筹股的比较缺乏实证数据或具体案例支持。虽然提到了“99%的小公司最终难以成长为行业巨头”以及“年长投资者倾向于选择蓝筹股”,但并没有引用具体的市场数据或投资回报率来验证这些观点。这种片面的陈述可能导致读者产生误解,认为成长股几乎注定会失败,而蓝筹股几乎是稳赚不赔的投资选择。
2、成长股的风险的确较高,但并非所有成长股都注定失败。许多成功的科技公司,如苹果、微软、亚马逊,都是成长股的代表,最终成长为行业巨头。文章将成长股的特性归结为“沙里淘金”的局面,过于极端,未能考虑到成长股中成功的案例。
二、过于简单化的年龄与投资偏好的关系
1、文章假设“年龄越大越倾向于蓝筹股”是普遍规律,但这一观点忽视了股市中不同投资者的多样性。例如,许多成功的年长投资者也可能继续投资于成长股,特别是在他们拥有较强的财务基础、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判断力时。没有考虑到这些多样化的投资决策因素。
2、文章仅仅从“资金量”和“心态变化”出发,探讨了年龄与投资偏好的关系,这虽然具有一定的道理,但过于简化了问题。例如,中年投资者转向蓝筹股并不仅仅是因为“生活阅历”和“财务状况”,也可能是由于他们对市场的深刻理解,能够识别出稳定的蓝筹股所蕴含的长期价值,而不仅仅是害怕风险。
三、忽视了蓝筹股的潜在风险
1、文章对蓝筹股的描述过于理想化,认为蓝筹股具有稳定收益、低风险和低波动。但事实上,即使是蓝筹股,也可能面临诸如市场饱和、管理层变动、行业颠覆等风险。例如,诺基亚曾经是蓝筹股,但也在智能手机革命中被颠覆。将蓝筹股描绘成“无风险”资产,未能给投资者足够的警示,可能导致一些投资者忽视这些股票潜在的下行风险。
2、蓝筹股的“稳定”并非永恒。市场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行业结构性变革,可能导致某些蓝筹股的盈利能力逐渐下降,影响其股价表现。没有对这些潜在风险进行充分讨论,是文章的一个缺陷。
四、对投资心态和策略的局限性看法
1、文章将“年轻股民”的投资心态定义为“只喜欢翻倍”,并且认为他们更多依赖于“大涨大跌”的股市机会,这种看法忽略了年轻股民中也有很多成熟的价值投资者。许多年轻股民可能更加关注长期价值增长和资产的增值,而非短期的高风险高回报。
2、而对于“年长股民”的投资策略,则倾向于“生活阅历”和“稳定收益”的偏好,这忽视了许多成熟投资者依旧青睐于高回报、高波动的投资机会。例如,很多年长的投资者在退休后依然会选择股票市场的成长型资产,寻求长期增值。
五、忽略了市场变化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1、投资策略的变化不仅仅受年龄、资金量和生活阅历的影响,还与市场整体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例如,在低利率环境下,蓝筹股的分红可能比债券还要低,导致一些投资者选择成长股或其他高收益资产。文章过于关注年龄因素,忽视了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结论:
1、虽然文章从资金量、生活阅历、财务状况等角度对股市投资策略进行了分析,但过于简化了不同年龄段投资者的行为差异。年龄与投资风格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且投资决策还受市场环境、风险承受能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2、文章对蓝筹股的稳定性和成长股的风险进行了片面论述,缺乏对两者潜在风险的平衡分析,导致读者可能产生过于乐观或悲观的误解。
3、真正的投资策略应考虑个人的财务状况、风险容忍度、市场趋势等多方面因素,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年龄因素。
①、蓝筹股与成长股:你真的了解投资年龄差异吗?
②、成长股和蓝筹股:为何你的投资策略需要反思?
③、年轻人和年长投资者为何有不同的选股策略?
④、蓝筹股不一定安全!你应该关注的投资风险
⑤、你可能误解了蓝筹股的“稳定”,投资策略需调整
最后,笔者想说:讨论股票投资方面的话题,还是来暴富巴巴股票论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