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其他股票论坛上看到有股友分享了一篇文章:《一文解析为何2024年年报业绩会如此大面积坍塌》,其文章核心要点和结论归纳如下:
一、股票投资者视角下的核心要点和结论
1、核心要点:
①、供需失衡:文章指出,2024年年报的业绩大面积坍塌,根本原因是产能过剩,企业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在技术细分领域和新兴行业中。
②、内卷严重:许多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产品价格被压低至成本以下,导致许多企业亏损。芯片、汽车零部件、人形机器人等行业表现尤为突出。
③、低价竞争: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惜亏损销售,尤其是在技术研发初期,市场价格被过度压低。
④、各行业普遍过剩:芯片、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如家电、钢铁、风电等)面临相同的问题:产能扩张过快,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下滑。
⑤、历史阶段的挑战:文章认为,中国当前正处于经济产能过剩的历史阶段,解决这一问题需较长时间,投资者应有充分的准备。
2、结论:
2024年年报业绩的坍塌与企业产能过剩、内卷竞争密切相关。投资者应认识到中国正面临全面的产能过剩阶段,很多行业的盈利空间已被压缩,短期内难以解决这一问题。投资者应对此保持警惕,并作出合理的风险评估。
从股票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一文解析为何2024年年报业绩会如此大面积坍塌》这篇文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分析得头头是道。
然而,笔者有话要说!
有几个值得深入思考的地方,笔者从批判性思维和结构性思维两个角度对这篇文章做出如下评论:
二、批判性思维与结构性思维评论
1、批判性思维:
①、过度悲观:文章着重强调了各行各业的产能过剩和内卷问题,虽然这些确实是当下中国经济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但过度悲观的论调可能会忽略一些行业的潜在机会。例如,某些细分市场仍可能由于技术创新或政策支持而获得优于整体市场的表现。
②、解决路径缺失:文章提出“如何迈过这个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但并未深入探讨可能的解决途径。作为投资者,单纯的风险提醒而没有给出更多实际操作建议,可能会导致投资者产生焦虑而无法做出明智决策。
③、忽视政策支持和市场调整:虽然市场供需失衡是当前经济中的问题,但国家层面的产业政策、市场调整机制和技术进步可能对缓解这一问题起到一定作用。文章未提及这些因素,显得缺乏全局视角。
2、结构性思维:
①、分析过于集中于产能过剩:文章对产能过剩的分析过于集中在“产品和产能过剩”这一维度,但忽视了市场需求端的变化。某些行业虽然存在产能过剩,但随着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某些产品或服务仍然可能获得更高的市场需求。
②、未明确区分行业差异:文章将芯片、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传统行业等多种行业放在一起讨论,未能明确区分它们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的特点和挑战。不同产业的市场结构、技术壁垒和市场需求差异可能导致其面临不同的竞争环境。
③、缺少对未来趋势的预测:文章虽然指出了产能过剩的现象,但未进一步分析在未来几年内,哪些行业可能会通过技术创新或市场调整摆脱困境,哪些行业可能会继续承受压力。这种缺乏趋势性分析的观点,可能限制了投资者对于长期投资的理解和判断。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文章通过对产能过剩和行业内卷的分析,给出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但它的悲观视角可能未能完全覆盖所有可能的变化因素。作为投资者,需要更加多维度地思考市场,不应将所有行业都简单地视为“产能过剩”的受害者。
2、建议:
①、深入分析行业细分:投资者在面对当前经济环境时,应更为注重行业内的差异性,特别是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或政策支持获得增长的细分市场。
②、灵活应对风险:面对可能的市场萎缩和行业竞争加剧,投资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投资组合,避免集中投资于单一行业,分散风险。
③、关注长期发展:虽然短期内很多行业面临过剩与竞争压力,但在中长期内,技术变革和政策支持仍可能为一些行业带来复苏机会,投资者应从长远角度评估潜在的投资价值。
①、2024年年报业绩暴跌背后的真实原因,投资者不得不知!
②、产能过剩引发的危机,股市投资者如何规避风险?
③、如何应对2024年大面积业绩坍塌?股民必看分析!
④、2024年年报业绩大缩水,背后隐含的机会和陷阱
⑤、为什么2024年业绩预亏严重?股市投资者的应对策略
最后,笔者想说:讨论股票投资方面的话题,还是来暴富巴巴股票论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