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消费趋势:健康食品股能否引领市场?
- 线下消费迎春天?电商征税带来的机会分析
- 健康食品崛起,哪些股票将从消费升级中受益?
- 电商低价模式受限,永辉等线下消费股如何布局?
- 线上征税预期下,哪些消费股最有投资潜力?
今天看到有人在其他股票论坛上表示:刺激消费,扩内需,不是所有的消费股都真正受益。其文章截图如下:

对于《刺激消费,扩内需,不是所有的消费股都真正受益》这篇文章,笔者现在提出几个批判性看法。
这篇文章从股票投资的角度分析了消费股的受益情况,特别是关于“扩内需”与“刺激消费”的话题。尽管文章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观点,但从投资的视角来看,它的分析存在一些需要深思的地方。
优点:
强调消费升级趋势:文章正确地指出了消费结构的变化,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与国内中产阶级崛起和消费升级密切相关,符合宏观经济变化的方向。因此,专注于健康食品和相关企业的投资逻辑是有一定依据的,投资者可以从中看到消费结构转型的机会。
对线上和线下消费的区分:文章明确区分了线上消费和线下消费,指出线上消费更注重低价而非健康,反而强调线下消费特别是“健康食品提供的场所企业”才是“扩消费”的真正受益者。通过这一区分,文章试图帮助投资者理解不同消费领域在政策变化下的表现,具有一定的投资指导意义。
线上征税预期对线下消费的影响:文章提到线上征税的预期,以及这一政策可能导致的线下消费回暖,这是一个合理的假设。线上征税可能导致电商平台的成本增加,从而影响其低价策略,进而使线下零售店(如永辉等)受益。对投资者而言,这样的分析为未来的市场趋势提供了参考。
—
缺点:
过于理想化的消费升级假设:文章认为“吃得好、吃得健康”是消费升级的必然选择,似乎忽略了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多样性和地域差异。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市场,不同阶层和地区的消费者对“健康”的理解差异很大,甚至在许多二线或三线城市,低价仍然是消费决策的主要因素。因此,过度强调健康食品的市场需求增长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过于乐观。
忽略了线上消费的潜力与创新:文章批评线上消费主要以低价为主,并没有考虑到线上消费市场在“健康”领域的潜力。例如,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在推出健康食品时强调质量和健康(如有机食品、保健品等)。虽然低价是线上消费的一大优势,但健康食品在电商平台上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长。忽视这一点可能让文章在描述线上市场时显得过于片面。
对永辉等线下消费股的偏重:文章推崇线下消费股,如永辉,认为它们将在未来的消费升级中受益。然而,线下零售的困境也不可忽视。随着消费者习惯的变化,电商平台和线上购物逐步替代了很多线下购物的场景,尤其是健康食品这类产品的购买也越来越趋向线上。线下零售商可能面临成本上升、门店运营压力加大等问题,因此将线下消费股视为“明年必然受益者”可能有些过于乐观。
税收政策的影响未充分分析:文章提到线上征税可能导致线下消费股受益,但没有详细分析这一政策如何实际影响不同类型的公司。例如,电商平台的征税可能会导致短期内电商股股价波动,但这是否会导致消费者整体转向线下,或者线下商场的客流是否能有效增长?这些都未有充分分析,税收政策可能会有更复杂的市场反应。
缺乏对竞争环境和市场规模的深入分析:文章虽然提到“健康食品提供的场所企业”受益,但没有深入分析这一市场的竞争格局,尤其是在一线和二线城市中,哪些公司将占据主导地位,哪些公司又会面临较大竞争压力。此外,健康食品行业本身的发展潜力也没有详细论证,仅凭消费升级的趋势来做投资推荐,可能过于简单化。
—
总结:
文章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尤其是关于消费升级的趋势以及线下消费受益的假设。然而,它对消费市场的分析较为理想化,忽视了实际市场中的复杂性,特别是在健康食品领域和线上消费方面的潜力。此外,尽管线上征税可能影响电商平台,但如何影响整体消费模式、投资者应该如何配置股权等问题未得到深入探讨。
作为投资分析,文章的逻辑较为简单,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和市场细节分析,投资者需要更全面的视角和更具体的投资策略。
最后,笔者想说:讨论股票投资方面的话题,还是暴富巴巴股票论坛好!